养生讲堂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养生讲堂

谷雨的黄金养生期,要做好这几点。

2019-04-24 10:23:09阅读:4310

蒋和玲

本文作者

东方易元健康顾问


高级健康管理师

健康管理讲师

多年中医养生经验


谷雨有多重要?


春季养生有十分,至少七分在谷雨。


一年之计在于春,和风煦日,万物复苏,正是草木生发的时机;谷雨,“雨生百谷”;,是播种移苗、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。


而我们也要抓住这个特别的时期,春季阳气升发,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”,谷雨意味着寒潮基本远去,温度迅速回升。


谷雨前后15天是补脾的最佳时期,可以通过一些指定食物来滋养脾胃,但同时外部环境潮湿闷热,容易导致体内湿聚,湿久蕴不化易致湿热,因此痰湿体质的人需格外注意。



谷雨三侯


一侯:萍始生


谷雨后降雨量增多,浮萍开始繁茂生长,给寂寞的湖面,增添了几分热闹盎然。



二侯:鸣鸠拂其羽


布谷鸟也开始“布谷、布谷”的鸣叫,提醒人们开始劳作播种。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、作物新种,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

三侯:戴胜降于桑


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。谷雨时节桑树生一长旺盛,各种鸟类的活跃度也加大,世间万物也逐步繁荣起来。



谷雨习俗


祭海


谷雨时节海水回暖,百鱼行至浅海地带,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。俗话说:“骑着谷雨上网场。”为了能够出海平安、满载而归,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,祈求海神保佑。



走谷雨


古时有“走谷雨”的风俗,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,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。寓意与自然相融合,强身健体。



祭祀文祖


自汉代以来,陕西白水县谷雨有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。传说中,仓颉创造文字,功盖天地,黄帝为之感动,以“天降谷子雨”作为其造字的酬劳,从此便有了“谷雨”节。



谷雨养生要点


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,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,需要做些什么?


01.食补


春季阳气初生,宜食辛甘发散之品,而不宜食酸收之味。


《素问•藏气法时论》说:“肝主春……肝苦急,急食甘以缓之,……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”。


酸味入肝,且具收敛之性,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,且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。《摄生消息论》说:“当春之时,食味宜 减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。



PS:关于中医中“木”的小知识:属木的器官是肝、胆、眼睛;属木的情志是怒;属木的味道是酸味;木的食物是青色食品。


推荐食物:白菜、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叶菜。


适宜的膳食——


参蒸鳝段、菊花鳝鱼等,具有祛风湿、舒筋骨、温补气血的功效;


草菇豆腐羹、生地鸭蛋汤具有滋阴养胃、降压降脂、抗菌消炎、清热解毒、养血润燥的功效。



另外,喝茶也是谷雨时节必做的事:,正可谓:“年年谷雨摘新茶,今岁春寒少嫩芽。《茶疏》也有这样的表述:“清明太早,立夏太迟,谷雨前后,其时适中。


茶树经过一冬休憩,又经过清明最清净明洁的雨水润养,谷雨时肥肥嫩嫩,枝叶里满是氨基酸和维生素,快喝起来吧!



02.气补


《吕氏春秋.古乐》记载:昔陶唐之始,阴多滞伏而湛积,水道壅塞,不行其源,民气郁阏着,筋骨瑟缩不达,故作为舞蹈来宣导之。


以上表明由于气候多雨潮湿,人们气血瘀滞,导致周身及关节疼痛,一类疾病,于是就用舞蹈的宣导气血以治病。春秋战国时期已发展成为气功养生之法。



首先,练气的第一法门,就是少林易元洗髓功中的吐纳:吐故纳新,纳天地清气,排五脏之浊气;化后天之气,形先天一炁。独立守神,内壮神勇,上下一体,动作协调统一。


吐纳对肺部的锻炼非常明显,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——


1、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,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。


2、肺主呼吸之气。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,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,吸入自然界的清气,呼出体内的浊气,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。



而练经筋的法门,就是少林易元洗髓功中的易筋经:筋柔骨正,气血以流。


修炼易筋经可打通气血通道,气血是车,筋骨是跑道,通过拉伸筋骨,筋和肉柔软,跑道畅通,气血流通,车子就会畅通无阻。


而通过外练筋骨,内修五脏六腑,平衡阴阳,气血充足。可改善人体体质,外强内壮,防病治病,延年益寿。



同修炼,共传承


少林易元洗髓功,由达摩祖师所传《易筋经》、《洗髓经》两部功法增进演化而来,被誉为少林“镇寺之宝”,历来仅供少林高僧大德修持;多年传承中不断实修、增演为养生绝学;



此功法集禅武医于一体,动静双修、内外同练;核心之处在于从人体生理之根(男为睾丸,女为卵巢)入手,通过外肾运动激活人体能量;增强、活化气血,使气血充盈和合、百脉通畅;达到其他锻炼方法难以企及的效果。



洗髓养生领域旗舰品牌

世界健康产业大会会员单位

河南省和谐慈善基金副会长单位

河南省健康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

登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持有者

版权所有:本文由东方易元独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