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古秘传 “排湿法”:三伏天借天时,事半功倍清除体内顽湿
俗话说,“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。”由于现代人不良生活习惯,如运动量少、饮食不规律,暴饮暴食,吃大鱼大肉等,易使身体阴盛阳虚,湿邪内郁,你的湿气已经到了几级了?
长痘、皮肤痒、长湿疹、皮肤头发爱出油、出油冒豆严重;
腰酸乏力、提不起精神、感觉总犯困睡不醒;
肩周炎、肩痛、颈椎痛、关节容易风湿、变天关节就痛;
便秘、容易月半咳嗽、痰多、腰酸疼痛冒汗、大便粘马桶;
脸色苍白、无皿色、长息肉、易患jie节、囊月中、小肚子大;
湿气从何而来?“内湿”与“外湿”
中医认为湿气为病,与肺、脾、肾三脏有密切关系,肺失宣降则水津不布,脾虚则生湿,肾虚则水泛。特别是与脾胃功能可谓息息相关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里面有句话“诸湿肿满,皆属于脾”。如果脾胃亏虚,脾阳亏虚,土气不足,水谷精气不能依靠脾气的运化输布,便会导致体内的水湿停滞,继而发生肢体浮肿、胃肠胀满等现象。
以上所谈湿气是存于人体内部统称为“内湿”,也就是人体脏腑失常水液代谢异常而产生的病理性产物。外湿本指自然界多雨或潮湿的气候或环境状态,多发生在夏秋之交。每因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,湿气从外袭所致,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六淫(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)邪气之一。外湿致病,易伤及脾脏,使湿浊内生,而脾失健运,水湿停聚,又易招致外湿侵袭。
特别注意的是,夏令三伏,阳气旺盛。此时人体为了应天时处于"阳盛于外而虚于内”的境地,汗液增多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状况,此时如果因防降温而过度贪凉易致内寒过甚伤及体内阳气,脾胃阳气虚衰进一步引起水液代谢失调产生“内湿”加重病情。这也是与“湿气”有关的疾病(如皮肤病、脾胃疾病、腹泻等)在夏季高发的原因之一。
更适合中国人体质的千古万金排湿方:先健脾,再祛湿,补气血
1.调脾胃:八段锦-调理脾胃需单举
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,《灵枢•决气》中有“中焦受气取汁,变化而赤,谓之血”之说,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,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,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。
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、山药、莲子、扁豆、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。此外,此外,推荐常做《八段锦》之“调理脾胃臂单举”。
这是《八段锦》的动作之一,功在强健脾胃,尤其适合焦虑、饮食不规律的人常常练习。
动作要领:站立,两脚分开,与肩同宽。右手翻掌上举,五指并拢,掌心向上,指尖向左,同时左手下按,掌心向下,指尖向前,拇指展开,仰头看右指尖片刻。
动作复原后,两手交替反复进行,反复多遍。
1.排湿气:呼吸吐纳法
呼吸吐纳法,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。该法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,通过呼吸导引,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,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。
吐纳也就是吐故纳新,锻炼的是我们的肺,中医认为肺主气,也就是说通过吐纳可以增加我们的气,气足了又可化生血和精,精又化生气血津液,也就是说通过吐纳可以提升我们的生命物质基础——精气血津液。缓慢柔和,并且配合呼吸、意念,调理气血、放松精神。
吐纳五分钟相当于跑步十公里,神奇之处在于大汗淋漓但脉搏、心跳与平时一样,可快速生发阳气,让身体进入有氧运动状态,增强心肺功能,消耗腹部等堆积脂肪,调节肝脏,排出体内湿气寒气等垃圾毒素。
3.补气血:祛湿排浊,边通边补,拍打两髀
《黄帝内经》:脾有邪,其气留于两髀。两髀就是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。
常常拍打腹股沟,顺便刺激气冲穴(按摩气冲穴理气止痛,调脾胃和生殖系统,气冲的准确位置在前正中线旁开2寸,耻骨联合上缘,动脉搏动处),促进血液循环,畅通经络,就像是把容易堵塞的河道处疏通,让气血顺利通过,那么淤积在这里的毒素、寒气,也就顺势冲破。
特别是有一些湿气,会往下走,变成下焦的湿气,而我们每天久坐,这里垃圾不通,就会留下更多,还有一些尴尬的白带问题。
每天拍打腹股沟30分钟,气血运行加快,会把这里的垃圾推走,自身环境流动了,细菌也不容易滋生。
▼
每一篇文章,每一个观点,都是一份知识的传递
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获得健康